- 陈朝东;牛顿标;舒乾宇;
小班化教学是深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与重大挑战。以S大学2015—2019年线性代数(理工)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法,分析了班级规模变化对学生成绩影响的趋势,发现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存在差异,论证了班级规模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不仅在于“学生人数”,更在于“教师教法”,初步探究了小班化教学中班级规模的合理区间,以此为参考有助于优化基于教学效果的教学资源利用率。建议推动从小班化教学到小班教学的渐进式发展,加强教师教育尤其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的转变,因地制宜地继续探索班级规模的合理区间,以此推动小班化教学效果的提升。
2025年02期 No.180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姗姗;王峰;李颖;师玉荣;马丽珍;于佳;
在OBE理念引导下,提出并开展了“聚焦一个中心,依托两个抓手”理念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从学情分析出发,结合雨课堂、bb平台等建设线上课程资源,聚焦多源产出数据,助力分层次教学;探索分组学习模式,提升合作意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融入多维思政元素,强化育人功能。最后,结合学生主观体验和期末成绩客观分析评估改革成效。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甄别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显著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成果产出。
2025年02期 No.180 33-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京良;郑嘉荣;汪熙宸;翟文彦;张孝泽;
为有效评价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了解数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进而持续改进专业建设,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给出了基于三级认证标准的专业核心毕业要求,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进行了权重赋值,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专业核心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了课程成绩为主的直接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专业核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能有效体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必修课评价值能真实反映专业教学效果。
2025年02期 No.180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霞忠;徐旻;管清玉;
虚拟仿真技术在推进数字化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内涵优势。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为例,文章通过梳理虚拟仿真实验的高安全性、低资源消耗性、灵活性、趣味性、可重复性和个性化教学等优势,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融入线下实验课的创新驱动需求和广度与深度的延伸需求;本文通过解析2014—2024年CNKI虚拟仿真实验相关研究,揭示其在不同研究领域的灵活应用,指出国内开放共享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企业级平台和高校自建平台的特点和建设现状;提出虚拟仿真实验融入线下实验教学的改革模式探索、虚拟仿真多元建设路径及虚拟仿真实验对师生适应性的挑战三方面的改革思考。
2025年02期 No.180 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