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发展”笔谈

  • 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梯”与“坑”

    罗杨洋;

    2025年初DeepSeek大模型爆发式应用,大量案例表明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正在深度融入教育教学。本文基于建构主义与技术批判双重视角,从GAI辅助教学的技术机制与原理出发,揭示GAI在教学中的赋能路径与潜在风险。研究发现:在“梯”的维度,GAI可促进学习者个性化认知觉醒,辅助学习者全方位能力提升和赋能学习者核心素养发展;在“坑”的维度,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如果不分学科采纳GAI辅助教学案例、学习者数字素养不均、学习者依赖GAI现象产生时,GAI可能为学习者带来负面作用。本研究为平衡技术效率与教育本质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2025年02期 No.18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应该“教”什么?

    耿乐乐;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高等教育格局,对知识传授、能力建构与价值塑造产生系统性冲击。知识维度面临记忆价值消解、概念体系离散化及元认知能力弱化危机;能力维度出现人机界限模糊、新型能力标准缺失及高阶思维退化等问题;价值维度则遭遇人机关系异化、伦理外包及社会责任感缺失等挑战。为应对变革,需重构教育目标体系:以数字领导力培养技术适应性人才,包含数字素养、人机协同与伦理防控等核心能力;以高阶思维能力奠基深度学习,强化批判性思考与创新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社交能力训练增强人际协作与跨文化理解;坚守人文关怀培养情感健全的社会公民。教育内容体系需同步革新,调整知识传授类型,增设高阶思维课程,构建社交训练体系,完善生命教育框架。教育者需在技术赋能与人文守护间寻求平衡,确保教育始终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2025年02期 No.180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DeepSeek对大学教师教学的冲击及反思

    鲁世林;

    大学教师类型的两次重大转型都是由科技革命带来的,在后科学时代如何理解成为大学生最需要的东西,教师最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思想框架与理解方法。在大学教师教学中,一般知识、学科界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将不再重要,思想框架、综合思维、促进理解与激发兴趣将更为重要。大学的功能是“体制化”的传承,以前体制化地传承经验和科学,现在则需要体制化地传承思想,而教学就是实现大学体制化传承最重要的工具。重构以思想为基础的教学、学术与管理,大学还是有可能走在时代前列的。

    2025年02期 No.180 10-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工智能驱动的大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

    杨冬;

    人工智能正在重构大学教育教学,个性化学习是未来大学教育的基本方向。作为信息和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凭借强大的数据、算法、算力和模型等,人工智能可将大学教育领域的一切加以智能化,为大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便捷条件和强力支撑。按照人机互动的内容和方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大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可解构为基于知识的对话式学习、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实践的仿真式学习、基于情境的沉浸式学习、基于创新的合作式学习、基于平台的跨学科学习6种。大学只有处理好人与技术的共生交互关系,推动“机智”与“人智”协同互补,才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2025年02期 No.180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2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卷首语

  • “治理型”教育家

    邬大光;

    <正>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调研,对教师提出了做“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的要求。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始部署“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其内涵包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等方面。一系列信号预示:新时代需要教育家。

    2025年02期 No.180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前沿聚焦

  • 高校导学共同体的多维关系性及其构建路径

    陈亚州;

    构建良性发展的导学共同体是新时代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基于关系理论的视角,导学共同体可视为研究生和导师基于各自的角色身份在共同参与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结成的一种特定社会关系模式,它内在地具有工具型关系、价值型关系和情感型关系维度,且受到导学双方行为的后果性逻辑、适当性逻辑和情感性逻辑影响。一个能够较好承担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学共同体,应该是研究生和导师之间价值相融、教学相长和情感相通的共同体。当前,高校导学共同体构建面临的主要困境表现为导学共同体价值关系的虚无化、工具关系的功利化及情感关系的消极化。鉴于此,有必要探索导学共同体构建的优化路径,重视并不断厚植导学共同体的价值性,正视并有效调节导学共同体的工具性,健全并持续培养导学共同体的情感性,并促进这些维度协同发展。

    2025年02期 No.180 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科研究

  • 大学数学班级规模对教学效果影响的调查研究

    陈朝东;牛顿标;舒乾宇;

    小班化教学是深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与重大挑战。以S大学2015—2019年线性代数(理工)教学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法,分析了班级规模变化对学生成绩影响的趋势,发现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存在差异,论证了班级规模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不仅在于“学生人数”,更在于“教师教法”,初步探究了小班化教学中班级规模的合理区间,以此为参考有助于优化基于教学效果的教学资源利用率。建议推动从小班化教学到小班教学的渐进式发展,加强教师教育尤其是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的转变,因地制宜地继续探索班级规模的合理区间,以此推动小班化教学效果的提升。

    2025年02期 No.180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OBE理念引导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究

    王姗姗;王峰;李颖;师玉荣;马丽珍;于佳;

    在OBE理念引导下,提出并开展了“聚焦一个中心,依托两个抓手”理念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究。从学情分析出发,结合雨课堂、bb平台等建设线上课程资源,聚焦多源产出数据,助力分层次教学;探索分组学习模式,提升合作意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融入多维思政元素,强化育人功能。最后,结合学生主观体验和期末成绩客观分析评估改革成效。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甄别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显著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成果产出。

    2025年02期 No.180 33-4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学类专业核心毕业要求达成度模糊评价——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

    张京良;郑嘉荣;汪熙宸;翟文彦;张孝泽;

    为有效评价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了解数学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进而持续改进专业建设,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给出了基于三级认证标准的专业核心毕业要求,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进行了权重赋值,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专业核心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了课程成绩为主的直接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专业核心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值能有效体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核心必修课评价值能真实反映专业教学效果。

    2025年02期 No.180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虚拟仿真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孙霞忠;徐旻;管清玉;

    虚拟仿真技术在推进数字化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内涵优势。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为例,文章通过梳理虚拟仿真实验的高安全性、低资源消耗性、灵活性、趣味性、可重复性和个性化教学等优势,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融入线下实验课的创新驱动需求和广度与深度的延伸需求;本文通过解析2014—2024年CNKI虚拟仿真实验相关研究,揭示其在不同研究领域的灵活应用,指出国内开放共享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企业级平台和高校自建平台的特点和建设现状;提出虚拟仿真实验融入线下实验教学的改革模式探索、虚拟仿真多元建设路径及虚拟仿真实验对师生适应性的挑战三方面的改革思考。

    2025年02期 No.180 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西部高等教育

  • 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Tobit模型

    张浩乾;

    研究运用DEA-Malmquist-Tobit模型对2013—2021年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总体效率水平有待提升。大部分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呈规模报酬递增趋势。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投资效率整体高于西北民族地区。地区投资效率水平上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指数正向增长。高等教育水平、居民生活水平、高校对外交流水平中的国际合作研究派遣人次和投资效率正相关,文盲率所代表的地区受教育情况和投资效率负相关。为此,应采取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因地制宜制定投资策略、加强地区合作等措施,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

    2025年02期 No.180 6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大学转型研究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逻辑、困境与路径

    薛珊;韦静怡;

    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强特色、谋发展、提质量是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其转型发展的根本逻辑在于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为地方服务为核心价值追求,以特色发展作为转型的突破口。在转型过程中,地方本科高校仍然面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对此,地方本科高校要遵循应用型发展导向,强化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立足产业化,推动科学研究的应用化;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增强服务地方社会的有效性,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2期 No.180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双一流”建设

  • “双一流”高校学院学术治理规制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朱建军;余利川;

    高校学术治理是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学术治理制度建设制约着高校治理能力。本研究在全样本覆盖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学院学术治理最新制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三阶段的深度编码分析,以文本数据从席位结构、委员产生、运行机制、权责范围4个维度诊断其规制现状,揭示隐晦且圈层化的委员席位设定、模糊与形式化的委员产生程序、碎片化与静态化协作运行机制、依附式且虚化的学术权责规定等问题。结果表明,建构学院学术治理的多元协同模式,应重塑优化内外的席位结构,优化委员主体的产生程序,完善监督与文化涵育机制,构建同轨共治的互动体系。

    2025年02期 No.180 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治理新探

  • 本科生科研投入如何影响科研能力——科研效能感的完全中介作用

    赵鑫;

    科研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教育活动。本研究通过对西部地区5所高校的数据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科研投入是否以及如何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科研投入无法直接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而是通过增强科研效能感实现。目前,本科生的科研投入较不足,科研效能感需加强,科研能力尚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应明确本科生科研活动的特点,丰富科研活动形式与覆盖面,以激发科研效能感为核心,并采用发展性能力评价,为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02期 No.180 9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硕士层次科学教师培养探新: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MAT项目”研究

    刘文;王群星;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MAT项目是美国非大学机构培养硕士学历教师的典型代表,旨在为城区薄弱学校培养优质地理科学教师。该项目的实施具有师生准入条件严格、课程设置灵活科学、培养模式注重实践取向、成效评估系统周密的特征,整体上表现出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善于整合公共资源、提供真实情境的教育体验、教师需求与培养供给有效衔接的优势。我国培养硕士层次优秀科学教师的“国优计划”正处于实践探索期,其试点高校可适度参鉴MAT项目特征与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打破教师供需壁垒,在跨越实践迷惑的过程中更科学高效地培养高水平科学教师。

    2025年02期 No.180 103-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全球视野

  • 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的发展历史、逻辑及趋势

    卓冬;

    美国大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本文考察不同时期捐赠主体与捐赠模式的变化,以及大学社会捐赠带来的实际影响,将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殖民地时期至建国后、南北战争至十九世纪末以及二十世纪以后。追溯历史,发现影响其发展变迁的是联邦教育法案和税收政策的政治逻辑,影响捐赠规模和速度的经济逻辑,以及宗教、民主思想与实用主义的文化逻辑和利益相关的实践逻辑。美国大学社会捐赠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捐赠理念上更加突显理性和效率,捐赠组织形式更加制度化、专业化,捐赠目的更加重视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

    2025年02期 No.180 113-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明道 明德 立己 立人——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简介

    <正>兰州大学护理学院成立于2015年,由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护理系和兰州大学护士学校整合组建而成。学院先后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适应现代服务需要、具备新型服务理念的护理专业人才。护理学院成立以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改善师资结构,打造了一支由学院教师和临床专任教师组成的,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治学严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025年02期 No.18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等理科教育》2025年征订征稿启事

    <正>《高等理科教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科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兰州大学共同主办,以高等理科教育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性期刊。根据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5年我刊将主要围绕以下方向进行征稿。1.高等理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围绕高等理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如高等理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等。

    2025年02期 No.180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