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艳丽;
改革开放后,以少年班、基地班和"拔尖"计划为代表,形成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它们受到基础学科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动、精英教育的回潮、国家利益的体现等因素的影响,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打破资源的限制,将其中好的经验推广到高等教育整体人才培养模式中,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试验田模式改革的初衷之一,也应当成为下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我们必然要面临的重大挑战。
2012年06期 No.106 1-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苌光锤;
教授治学还是教授治校历来争议不断,但从现阶段的实践和发展趋势来看,教授治校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发展,教授治校被逐渐削弱在所难免,教授回归学术本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由"教授治校"到"教授治学"是教授参与高校管理理念的重大转变,这不仅符合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必然的选择。
2012年06期 No.106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牟冬莲;王成德;
本研究随机选取甘肃省3所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为被试,探讨领导风格、工作家庭冲突以及情绪智力3因素对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发现: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分别对教师组织承诺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工作—家庭冲突和家庭—工作冲突均对教师组织承诺有负向的影响;教师的情绪智力对组织承诺有正向影响;回归分析得出工作—家庭冲突、仁慈领导、权威领导、教师情绪智力4个变量能够较好地预测教师组织承诺。这一结论对我国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本身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012年06期 No.106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吴雪;
本文以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相关数据做支撑,选取台湾地区产业变迁和工程教育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本科以上的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呈高度相关,而专科层次的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结构变迁则呈现中等负相关;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反规律的影响,本科以上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结构相关性随着培养层次的递增而呈现递减趋势。
2012年06期 No.10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法虎;
理工科优势大学的学科发展有其历史渊源,遵循了知识和学科演进的基本规律。学科变革促使理工科优势大学必须及时调整学科方向和教育内涵。学科建设因而被大学教育改革所重视,成为影响理工科优势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012年06期 No.106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冲;刘世丽;
学生评教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饱受争议的制度。学界对学生评教制度有赞成和反对两派不同的观点,其争论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问题。主体间性教育思想超越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争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聚焦在师生交往互动的关系上,为学生评教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做法,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012年06期 No.106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和学仁;
大学学习的自主性是大学教学的目标与归宿,因而也应该成为大学课程学习设计的出发点。利用概念图这一可视化学习工具,可以较好地体现大学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设计在"导学、自主、协作"3方面的基本要求,进而建立一种基于概念图的自主性学习设计模式。
2012年06期 No.106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凤生;
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实行研究性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本文深入探讨了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研究性教学的原则和目标,并结合实际,阐明了研究性教学模式在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2年06期 No.106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牛庆玮;李贞刚;于猛;
本文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探讨了在隐性知识理念下如何塑造大学生个性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从研究隐性知识与个性培养的关系入手,规范个性培养原则,构建了"以学生个性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创新实践为导向,以学生广泛参与为主线"的个性化培养体系,提升了本科教育质量。
2012年06期 No.106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亮;匡哲君;努尔布力;解男男;赵阔;
网络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时间和地域因素的限制,但是现有的网络教学只是简单地将学习内容进行堆积和罗列,不同学习背景的学习者难以分辨哪一部分是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严重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判断,为学习者推荐合适的学习序列,从而达到针对不同学习者的行为,为学习者设计不同学习策略的目的。
2012年06期 No.106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敏;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必不可少。本文从中外合作办学开展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对中外合作办学文化建设进行探索。
2012年06期 No.106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纳名;汪海燕;
自2007年起师范生免费政策实施以来总体落实情况较好,从招生、培养、就业诸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同时也存在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可度不高,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比例非常低等问题。为此建议未来适当扩大政策覆盖面,向有强烈参与意愿的地方师范大学倾斜,并且以中央财政为主大力支持地方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另外,在下一步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推进中,要注意明确培养目标,找准切入点加强招生工作的研究与改革,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深入开展多元化就业研究,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2012年06期 No.106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报;
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处理好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学习投入,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都重要,但存在一定的冲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需要保证学习总时间,逐渐减少上课时数,还需要将科研引入教学,开展能发挥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双重作用的学术活动;学习投入是研究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此有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向学生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同时对其进行检查、督促,把住质量关;良好的学术环境是研究生成长的动力和保障,为此不仅需要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还需要保障研究生的学习自由。
2012年06期 No.106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岭;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具体实践中学术权力被忽视、被弱化的情况,本文从学术权力行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出发,描述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弱化的表现,并全面剖析了学术权力弱化的原因,最后提出高校学术权力实施保障的对策建议:一是摆正政府对高校管理的关系,提高高校办学自主权;二是正确处理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三是建立健全学术保障机制,加强学术管理;四是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保障高校知识权威的地位。
2012年06期 No.106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菲菲;李莉;
随着优秀网络资源如名校名师视频公开课的共享,各高校积极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宁波大学以"幸福课"为例对基于网络资源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和对师生的调查显示,基于网络资源的通识教育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2012年06期 No.106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张洪波;钱会;张益谦;王疆霞;邓林;徐中华;
本文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六种现象及根据所在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特色人才培养的思路,提出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下生产实习环节应遵循的原则,并依据原则提出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认为应该在利用高校优势开展战略合作、优化实习时空安排来控制成本、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与实习过程管理、强化生产实习改革、加强设备保养与更新等方面有所行动。
2012年06期 No.106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徐章韬;何穗;
通过寻求习题与习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方式是怎样寻求的,从而获取数学探索、发现和证明的数学活动经验。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从习题入手,让他们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径。本文根据教育理论,选用一些典型的例子,阐述了这种教学主张及其成效。
2012年06期 No.10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晨;卢兴江;金蒙伟;
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微积分)竞赛自2002年起举办至今,激发了广大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大学生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和学习自我效能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竞赛"促进了高校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在大学数学教学的体系、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012年06期 No.106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顺勇;闫卫平;张晓琴;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展示自身能力的一个平台。这项高水平的竞赛引起了全国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它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基于历年建模竞赛的经验,本文分析了参加数学建模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队员的组合和论文如何写作,旨在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和一些有效方法,使得优秀的团队能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胜出。
2012年06期 No.106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下载次数:48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陈熹;
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固体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学生特点、学科背景差异等因素对传统的研究生固体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在优化课程内容方面,降低起点、突出重点、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将学生自学、课堂讲解和课堂讨论三者有机结合,并运用启发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语言上,实施双语教学,适应国际化要求。
2012年06期 No.106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相如;王红梅;冯亮;顾延生;葛台明;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关系到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进程的重要议题。我们搭建了具有网络学习、互助交流、应用计算、开发创新与考核管理五大功能的生物信息学虚拟实验室,发现基于该网络实验室的社区互助式自主学习和反思性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对培育与选拔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6期 No.106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翔;铁程;金玉;
在国家级高等学校生态学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云南大学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了与对口单位合作,利用校外资源完成学生毕业论文的探索,经过3年的实践,获得了对整个工作的系统流程的总体认识,也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经验总结,设计了能力培养辅助模块,发现与对口单位进行校外毕业论文结合实践对生态环境类专业教育极其必要,将提供"加速器"和"孵化器"的功能,是很好的体现我国高教改革精神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学习方式。
2012年06期 No.106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陆长梅;常福辰;杨启银;沙莎;曹祥荣;陈国祥;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植物生物技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根据学生兴趣、市场、课程、课题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等,合理进行区域分块和资源配置;在实训体系构建中,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和课程、课题、专业需求,构建一至四年级的全程链式实训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在提高学生专业兴趣,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推进教学、生产、科研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提高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012年06期 No.106 141-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建伟;刘科伟;
在对城市规划专业发展趋势和现行专业基础教学课程体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教育实际情况,提出淡化专业界限,加强基础训练和注重理工结合三条基本的建构原则和"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条主线,相映成辉"的课程体系建构方案,对我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2年06期 No.106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柳春艳;
文章以Diigo为平台,依托"发挥主导、凸现主体"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设计了"两条主线3个阶段"的本科毕业论文创作教学模式图。通过基于该模式的教学实践,学生的论文创作热情及质量都有明显提高,Diigo平台在论文创作中的教学意义凸显,将Diigo等社会性软件引入教学有益于实现教学模式在网络时代的转型。
2012年06期 No.106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郭玉芳;陈南;王筱虹;
通过完善教学内容,本文探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提出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精品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用大量的实例介绍相关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与防治技术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多与学生互动,采用"学生讲课式"和案例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和价值取向。
2012年06期 No.106 156-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