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建设

  •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

    王国强;吴敏;张铭;傅承新;

    文章以研究型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产业化人才培养为背景,以"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建设的实践为基础,阐述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分析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异同,并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双师型"师资、改革课程体系、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扩大辐射与示范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创新。

    2007年04期 No.74 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王卫卫;赵桂仿;苏晓红;

    按照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目标和要求,对现有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有关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增加综合性、自选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探索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真正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创新性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体系。

    2007年04期 No.74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理科教育

  • 强化数学统一观的认识——兼谈数学素质的培养

    张绍飞;

    文章着重阐述数学统一观的两个基本特点,即各学科之间的交融性以及数学思想的包容性和整体性,结合数学教学,强调数学统一观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及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与作用。

    2007年04期 No.7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从高等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汪仲文;

    文章从高等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独特性、发散性和缜密性入手,探讨如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7年04期 No.74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物理教育哲学引论

    岳玉荣;张宏;

    物理教育哲学的催生是在现代物理观的基础上对物理教育进行深层次哲学反思的必然结果,文章旨在对物理教育研究提供一个不同以往的视角,从而对物理教育研究,对物理教育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种哲学反思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物理教育哲学产生的必要性、理论基础、物理教育哲学本身概念的界定、有关物理教育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2007年04期 No.74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课程理论研究

  • 论中世纪新型生成大学课程存在

    王根顺;高国俊;

    中世纪后期开始,在欧洲大陆上生成了一批新型的大学,其课程存在由于受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课程存在的内容、课程存在的形态以及课程存在的基础等方面。它对中世纪以后乃至现在的大学课程存在都有一定的借鉴与影响。

    2007年04期 No.74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课程管理的耗散结构

    邓文元;刘聃;

    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分析大学课程管理的特征,通过耗散结构特征、自组织原理、管理熵的运用,对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大学课程管理进行提供新视角。也为我们如何管理大学课程,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2007年04期 No.7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概念图及其功能研究

    张丽萍;刘建军;何琪;魏国强;王嫣;

    概念图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网络结构图。它具有重要的教学功能,如它可以表征知识结构,用于课程和教学设计等。也具有重要的科研功能,它能帮助研究者解读概念、研究概念,其层次化和有序化的发展脉络,可以启迪人们思维,梳理科研进程,诱导科学创新。

    2007年04期 No.74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 “量子力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程

    钱伯初;

    量子力学是诞生于1926年的新兴学科,其课程也是新兴的,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得到发展。

    2007年04期 No.74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对本科教学中加入研究性内容的思考

    吴箐;廖瑾;仇荣亮;

    针对现行高校本科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及问题,本文提出在日常教学中加入研究型教学内容的尝试,并就研究型教学的概念、实施思路及教学效果检验以本科三年级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最后本文还就研究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2007年04期 No.74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高等学校研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何丽君;何丽霞;

    研究式教学主张在对话的语境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去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文章从研究式教学的理论认识、高校运用研究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三个角度对研究式教学进行探讨。

    2007年04期 No.7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教务处长论坛

  • 暑期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北京大学暑期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实践

    董南燕;王卫;卢晓东;

    文章对北京大学自2004年开放的暑期学校的三年办学经验予以总结,指出暑期学校是中国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为有效的形式,课程互认规则的建立和各高校校历在一定范围的适度统一是提高资源共享水平的制度性因素。

    2007年04期 No.7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高等教育考试制度与创新人才培养

    林学军;熊卫华;

    文章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考试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提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考试改革的工作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2007年04期 No.74 45-4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等学校国家精品课程现状分析

    梁翎;贾让成;

    文章对我国高等本科院校2003年至2005年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地域分布、学科分布、课程组成以及科研、教学进行了统计分析。就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2007年04期 No.7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完善制度,稳步推进大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

    王晓辉;荆斋荣;

    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是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任务,文章从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实践来证明,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综合利用及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逐步推进,收效良好。

    2007年04期 No.7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探讨

    刘楚佳;

    由于国家长期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统一计划、高度集中管理,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国家应逐步下放专业设置权,让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实行多样化的专业设置方式,有效拓宽专业化的形式和途径;改革专业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设置机制。

    2007年04期 No.7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从选课方式的改进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阳小华;刘军;罗晨晖;

    文章就高校选课方式从传统的手工选课到基于WEB环境的网上选课的改进,比较了两者在流程与效率方面的差异,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2007年04期 No.7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计算机教育

  • 信息工程类专业“计算机高级语言VC++”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黄晓萍;林伟华;方芳;

    文章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类专业正在进行的VC++课程改革研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三个专业三届大一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从分析学生的认知现状入手,详细探讨教学内容、实验环节两方面如何适应课程的改革,摸索和实践应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并对课时分配、内容整合、CAI建设方面作了相关的描述。

    2007年04期 No.74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可编程控制器实践教学改革

    丁金婷;张莹莹;

    文章针对独立学院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强化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培养,探讨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接近工业现场的必要性。

    2007年04期 No.74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许峰;方贤文;许志才;

    文章简要介绍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现状,分析了安徽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措施,这些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7年04期 No.7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改革

    何会民;潘雪增;

    文章通过介绍"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阐述了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改革的一条途径。教学中提出了面向设计并着重掌握设计方法的观点;实验中提出了按不同要求分层次的观点和综合设计、创新设计的观点。让学生在上课中得到提高、在实验中得到锻炼,逐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2007年04期 No.7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算法设计与分析”教学探讨

    刘波;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结合本科教学实践经验,针对目前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设计与实验及考核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2007年04期 No.7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ASP的C语言教学系统开发

    沈丽容;

    文章介绍了基于ASP的C语言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借助于该系统,学生可以进行自学自测、在线答疑和经验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改进C语言教学质量。

    2007年04期 No.74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对日“外包”看软件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陈广山;白雪;

    文章根据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特点,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模式,从课程建设等方面就对日"外包"软件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对日"外包"业务对我国企业文化、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相关影响进行了再思考。

    2007年04期 No.74 85-8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

  • 国防生“多元立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雷寂;张文煜;王延鸿;王永强;

    文章通过对大气科学学院经过多年探索逐渐形成的以教学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层次军事气象人才为目标的国防生"多元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分析探讨,以期为地方院校进一步完善国防生培养提供启示与借鉴。

    2007年04期 No.7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制订

    于险波;

    文章就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中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对于合理制订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7年04期 No.74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多向交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何丽红;

    文章通过对多向交往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多向交往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以及对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指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007年04期 No.74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实践

    何淼;何洪;彭晓南;

    文章介绍了开放模式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实践。设立具体学习目标,以任务为驱动,训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多阶段多任务教学,结合网络技术,可有效调动学生协作与创新研究意识,效果良好。

    2007年04期 No.7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实验教学改革

  • 谈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措施

    王新红;杨琳荣;彭秉成;王彦卿;

    文章结合本校的教学改革的实际,从教学管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等方面详细地总结了适合我校当前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革方向的建议。

    2007年04期 No.74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计算机硬件开放性实验教学之我见

    刘建英;

    文章针对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开放、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007年04期 No.74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桌面虚拟实验对迁移学生实验技能的作用

    杨雪;于洪涛;王荣芝;

    虚拟实验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方式,在高等理工科实验教学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虚拟实验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文章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在介绍技能、技能的分类以及虚拟实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桌面虚拟实验对迁移学生实验技能的作用。

    2007年04期 No.74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条件下的形成性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张彪;淮虎银;杜坤;梁建生;孙国荣;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与注重反映学生能力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促进培养能力、传授知识、提高素质的三位一体本科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可使考试成为学生继续学习和能力形成过程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条件下"形成性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组成架构和实施方案。

    2007年04期 No.74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课程与教学改革

  • 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创新与创新训练

    彭献;唐驾时;刘又文;彭凡;贺新柱;

    在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行课内创新训练和疑难问题讨论以及"五个一"课外创新训练,并结合实施综合评价。通过这些教学创新与创新训练,使古典力学焕发生机与活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基本功扎实、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2007年04期 No.74 116-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米文宝;朱志玲;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均得到了全面复兴和发展。本文立足于高校地理学科教学中"重要素,轻体系"、"重识记,轻创新"、"重内容,轻方法"的现象,构建了大学本科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和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并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7年04期 No.74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动物生理学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秦爱萍;

    目前各高校分别从普高和职高中招生,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差别很大,沿用一个目标、一种要求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因材施教、因人管理"的新的教学理念逐步付诸实践。本文就动物生理学在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验教学等六个方面的分层教学实践予以小结。

    2007年04期 No.74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创新教育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张恩栋;王冰;邹伟;张伟东;宁淑香;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贯彻"人本"观念和质量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标,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式"教学模式正在形成,"三助"创新工程正在实施,开放性实践教学正在不断完善中。

    2007年04期 No.7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两本中级无机化学教材的比较

    王明召;张宁;

    文章根据相关理论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体验,对比了高教版和北大版两本中级无机化学教材内容的框架结构及表现形式,从难度、跨度和实用度三个角度对两本教材进行了评价,并发表了见解,可为教材使用者和编者提供参考。

    2007年04期 No.74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合研究

  • 关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认识与思考

    黎军;王燕茹;

    研究生培养质量受生源、课程教学、导师指导、论文写作、科研训练及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的影响。本文联系实际探讨了对各主要环节的控制。

    2007年04期 No.74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教师教学研究现状与原因分析

    姚利民;郑银华;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然而,当下高校教学研究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愿意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少、积极性不高,教学研究缺乏原创性,教学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有认识模糊、社会文化导引偏失、学校支持力量薄弱、教师作用发挥不力等几个方面。

    2007年04期 No.74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殷军;

    本文从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探讨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的入学标准、管理体制不健全、课程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7年04期 No.74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付新彦;温卫东;

    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的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探索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得出学科带头人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科研项目、政策、学术梯队和经费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

    2007年04期 No.74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建筑交叉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王娜;王俭;刘西建;段晨东;

    从顺应当今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本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建筑设施智能技术"本科专业建设,提出发展以"建筑智能环境学"为学科基础的智能建筑新兴学科,开展智能建筑理论研究,支持智能建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

    2007年04期 No.74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高师化学教学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马志成;

    高师教师教育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阵地,高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化学教学论是高师化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文章结合实际提出了化学教学论开展研究学习的措施,包括:增加教育课程比例;课堂教学全程渗透;选修课和讲座补充;教育见习实习应用;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拓展。

    2007年04期 No.74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观再探

    汪利;张芊;

    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理论研究多有不足,质量监控实践存在诸多弊端,效果甚微。其原因在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对象和内容既认识混乱又缺乏深入研究,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观需要进一步探讨。

    2007年04期 No.74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选择及运用的调查与分析

    高淑玲;

    文章通过对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选择及运用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理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死背硬记、被动学习、过多使用母语等问题,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笔者从调查访谈入手,在正确培养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2007年04期 No.74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