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南燕;王卫;卢晓东;
文章对北京大学自2004年开放的暑期学校的三年办学经验予以总结,指出暑期学校是中国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为有效的形式,课程互认规则的建立和各高校校历在一定范围的适度统一是提高资源共享水平的制度性因素。
2007年04期 No.7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林学军;熊卫华;
文章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考试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提出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思路和方式、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考试改革的工作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2007年04期 No.74 45-4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梁翎;贾让成;
文章对我国高等本科院校2003年至2005年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地域分布、学科分布、课程组成以及科研、教学进行了统计分析。就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
2007年04期 No.7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王晓辉;荆斋荣;
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是落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任务,文章从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和实施的实践来证明,从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综合利用及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逐步推进,收效良好。
2007年04期 No.7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楚佳;
由于国家长期对高校专业设置实行统一计划、高度集中管理,我国本科专业设置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国家应逐步下放专业设置权,让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实行多样化的专业设置方式,有效拓宽专业化的形式和途径;改革专业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建立主动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设置机制。
2007年04期 No.7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阳小华;刘军;罗晨晖;
文章就高校选课方式从传统的手工选课到基于WEB环境的网上选课的改进,比较了两者在流程与效率方面的差异,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2007年04期 No.74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晓萍;林伟华;方芳;
文章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类专业正在进行的VC++课程改革研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和软件工程三个专业三届大一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从分析学生的认知现状入手,详细探讨教学内容、实验环节两方面如何适应课程的改革,摸索和实践应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并对课时分配、内容整合、CAI建设方面作了相关的描述。
2007年04期 No.74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丁金婷;张莹莹;
文章针对独立学院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强化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的培养,探讨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接近工业现场的必要性。
2007年04期 No.74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峰;方贤文;许志才;
文章简要介绍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现状,分析了安徽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措施,这些措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07年04期 No.7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何会民;潘雪增;
文章通过介绍"计算机组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阐述了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改革的一条途径。教学中提出了面向设计并着重掌握设计方法的观点;实验中提出了按不同要求分层次的观点和综合设计、创新设计的观点。让学生在上课中得到提高、在实验中得到锻炼,逐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2007年04期 No.74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波;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文章结合本科教学实践经验,针对目前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设计与实验及考核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2007年04期 No.74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沈丽容;
文章介绍了基于ASP的C语言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借助于该系统,学生可以进行自学自测、在线答疑和经验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改进C语言教学质量。
2007年04期 No.74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广山;白雪;
文章根据对日软件"外包"业务的特点,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模式,从课程建设等方面就对日"外包"软件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对日"外包"业务对我国企业文化、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相关影响进行了再思考。
2007年04期 No.74 85-8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彭献;唐驾时;刘又文;彭凡;贺新柱;
在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行课内创新训练和疑难问题讨论以及"五个一"课外创新训练,并结合实施综合评价。通过这些教学创新与创新训练,使古典力学焕发生机与活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基本功扎实、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2007年04期 No.74 116-11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米文宝;朱志玲;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均得到了全面复兴和发展。本文立足于高校地理学科教学中"重要素,轻体系"、"重识记,轻创新"、"重内容,轻方法"的现象,构建了大学本科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和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并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07年04期 No.74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秦爱萍;
目前各高校分别从普高和职高中招生,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差别很大,沿用一个目标、一种要求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因材施教、因人管理"的新的教学理念逐步付诸实践。本文就动物生理学在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实验教学等六个方面的分层教学实践予以小结。
2007年04期 No.74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恩栋;王冰;邹伟;张伟东;宁淑香;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贯彻"人本"观念和质量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目标,进行了改革探索。课程建设的"产、学、研一体式"教学模式正在形成,"三助"创新工程正在实施,开放性实践教学正在不断完善中。
2007年04期 No.74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王明召;张宁;
文章根据相关理论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体验,对比了高教版和北大版两本中级无机化学教材内容的框架结构及表现形式,从难度、跨度和实用度三个角度对两本教材进行了评价,并发表了见解,可为教材使用者和编者提供参考。
2007年04期 No.74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黎军;王燕茹;
研究生培养质量受生源、课程教学、导师指导、论文写作、科研训练及论文答辩等多个环节的影响。本文联系实际探讨了对各主要环节的控制。
2007年04期 No.74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姚利民;郑银华;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然而,当下高校教学研究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愿意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少、积极性不高,教学研究缺乏原创性,教学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有认识模糊、社会文化导引偏失、学校支持力量薄弱、教师作用发挥不力等几个方面。
2007年04期 No.74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殷军;
本文从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探讨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的入学标准、管理体制不健全、课程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提出相应的对策。
2007年04期 No.74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付新彦;温卫东;
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的问卷调查,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探索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得出学科带头人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科研项目、政策、学术梯队和经费是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因素。
2007年04期 No.74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娜;王俭;刘西建;段晨东;
从顺应当今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本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建筑设施智能技术"本科专业建设,提出发展以"建筑智能环境学"为学科基础的智能建筑新兴学科,开展智能建筑理论研究,支持智能建筑交叉学科专业建设。
2007年04期 No.74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马志成;
高师教师教育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阵地,高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化学教学论是高师化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文章结合实际提出了化学教学论开展研究学习的措施,包括:增加教育课程比例;课堂教学全程渗透;选修课和讲座补充;教育见习实习应用;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拓展。
2007年04期 No.74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汪利;张芊;
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理论研究多有不足,质量监控实践存在诸多弊端,效果甚微。其原因在于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对象和内容既认识混乱又缺乏深入研究,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观需要进一步探讨。
2007年04期 No.74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高淑玲;
文章通过对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选择及运用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理工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死背硬记、被动学习、过多使用母语等问题,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笔者从调查访谈入手,在正确培养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
2007年04期 No.74 15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